拒絕"剩"宴,文明用餐
近日,習近平總書記的“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,切實培養節約習慣”的重要指示,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。“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,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。”我們要從文明餐桌入手,倡導綠色生活、理性消費、節約用餐、科學飲食,讓文明用餐的社會風尚深入人心。
文明用餐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,分散就座、分餐飲食、使用公筷公勺,培育健康衛生的用餐習慣,是有力阻擊病毒傳播風險的重要保證。俗話說,“病從口入”。進食不合理、不科學、不衛生,是導致各種疾病的重要原因。餐飲業在恢復煙火氣的同時,要認真貫徹疫情防控常態化舉措,引導合理消費、理性消費、厲行節約,堅決杜絕“舌尖上浪費”。
文明用餐是我們的光榮傳統。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勤儉節約的傳統。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儉。”我們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,每名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,當好標桿,堅持從自身做起,深刻認識到“浪費也是腐敗,節約也是政績”,把勤儉節約作為政德標準。作為新時代公民,我們要樹牢“節儉”情懷、培養公眾“糧”心,抵制餐飲浪費。
制止餐飲浪費需出新招、出實招。要從國家立法導向、行業協會推動、制度管理上,制定針對性舉措,共同發力。守牢耕地紅線,堅持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,促進糧食增收;強化餐飲行業對于鋪張消費、浪費糧食等行為的監管;鼓勵餐飲業創新服務,在小份菜和套餐的開發與提供公筷公勺、分餐制服務上推陳出新;制定有效的制約監督機制,嚴格落實八項規定,加大違紀查處力度,讓“浪費可恥、節約為榮”的共識深入人心。
抵制餐飲浪費,從你從我做起。我們要爭做“文明餐桌”的宣傳者、實踐者、監督者。“光盤俠”多了起來,“點菜不點多”“吃不完打包帶走”成了主流,餐桌上的風氣正了,人們的生活也更健康了。(孝感日報評論員)
? 上一篇 | 下一篇 ? |